图为杨洋在指导学员训练。记者 吴琼 摄
“再来,手、肘、腿、膝……”在东方奥龙国际搏击俱乐部内,特邀国家级散打健将、国际级泰拳健将杨洋,正和学员们实战对打,在杨洋的口令声中,学员手脚并用,格斗搏击的声音响彻全馆,教学现场格外火爆。
现年30岁的杨洋,出生于广阳区北旺镇,13岁开始习武,2009年被选入河南省散打队进行专业训练,三年之后夺得2012年全国女子散打冠军赛第三名,成功步入中国一线拳手行列。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,杨洋又转入国家泰拳队进行训练,斩获过全国散打锦标赛、全国泰拳锦标赛、亚洲室内运动会、世界泰拳锦标赛等多项桂冠。2013年正式退出体制内比赛,转战职业赛场,职业战绩37战4负19KO。
退役后的杨洋一直从事体育教育工作,目前在泰国西那瓦国际学校二级体育学院担任执行院长。她将运动队文化教育与运动训练等工作统筹安排,大力破解运动员文化学习难题,为更多运动员解决学籍、赛事平台,包括后续就业问题等,让运动员接触到更丰富、更健全的文化体育知识,促进全面健康发展。她说,她希望真正做到对运动员负责一辈子。
坚韧,使她“脱胎换骨”
杨洋小时候特别调皮、好动,每天带领一群小伙伴舞枪弄棒、上阵杀敌,是一个不折不扣的“孩子王”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杨洋看到电视上李小龙的功夫片觉得很酷,闹着要去学习武术。2007年,年仅13岁的她在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下走进了少林寺塔沟武校的大门。
冬练三九,夏练三伏。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风雨无阻,从未间断,每一个累得满头大汗的马步,疼得直叫的劈叉和拉筋都成为杨洋走向武术之路结实的脚印。在武校,杨洋度过了她的童年,从一个顽皮不服管教的孩童变成了坚韧独立且懂事的大女孩。
杨洋将武术散打注入了自己的血脉中,满身的力量只待迸发。2009年,成绩优异的她被选入河南省散打队进行专业训练,她的专业水平和心理素质越来越高,其间也参加了河南省内大大小小的交流赛,优异的表现得到了大家的认可。三年之后,杨洋凭借自己的不断努力,夺得了2012年全国女子散打冠军赛第三名,成功步入中国一线拳手的行列。“训练吃的苦对我来说根本不算什么,我相信坚持和拼搏就有收获,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受伤,受伤会影响我训练的进度和效果,好在我都挺过来了。”杨洋说。
杨洋每天不间断的力量训练,精进武艺,时刻为比赛做准备。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,杨洋转入国家泰拳队进行训练,并一举拿下了全国泰拳锦标赛冠军,获得亚运会泰拳比赛季军等优异成绩。“我珍惜我的‘武台’,我相信爱拼才会赢。”杨洋说。
展开全文
热爱,使她敢打敢拼
谁说女子不如男,杨洋就是最好的例子。私下里的她是洒脱不羁的“假小子”,到了擂台上,她的出拳速度和打法则更像“真汉子”。就是这样一个重拳重腿的“杨门女将”在自由搏击擂台上击败过多名世界冠军。19岁时打败过搏击玫瑰唐金、职业生涯中曾秒杀WKA加拿大冠军弗朗西斯、KO加拿大著名女拳王安吉丽娜·马西科、大比分碾压德国泰拳红星狄娜拉·伊尔迪兹……
2016年9月在“FF信赢天下”汉中战女子56KG级别的自由搏击规则比赛中,杨洋对阵伊朗自由搏击锦标赛冠军马苏姆。
作为当晚最受关注的焦点战,散打出身的杨洋凭借稳健的打法,最终在第二回合开场96秒时KO获胜!
赛后,杨洋的母亲称这是她第一次在现场看女儿的比赛,她为女儿感到骄傲!杨洋表示,虽然父母一直希望能有个男孩为家里分担生活负担,但家中排行老三的“三哥”杨洋从小就不服气:“男孩可以承担的责任,女孩一样可以承担!”
对每次赛前都会打电话嘱咐杨洋注意安全的母亲来说,虽然特别担心女儿受伤,但还是始终不遗余力支持女儿的梦想。母亲的一句“要争气呀”,就会让杨洋斗志昂扬。
从事武术散打这么多年,杨洋觉得,散打不仅改变了自己,让自己更加自律和自信,也让家人和朋友们都以自己为骄傲。
立志,不负青春花样时
做体育人时拼尽全力,做教育者时不忘初心。
今年上半年,位于泰国曼谷的西那瓦国际学院正式成立二级体育学院,特聘杨洋担任执行院长。
从运动员转型到教育,在培养学生方面,杨洋表示也在不断总结和思考。杨洋谈到当下推动校园项目的发展有一定难度,一部分原因是受到很多家长在体育方面的一些错误认知,认为孩子在体育锻炼方面付出的性价比不高,会占用学习时间影响学业。杨洋不以为然,其实体育能助力孩子的整个发育成长,促进他们的思维活跃度和反应灵敏度。孩子们的兴趣和追逐热爱的精神,既是重点培养的品质,也是他们推动项目落地和格斗类项目发展的动力。
“我们对运动员除了具有针对性、系统化、专业化的训练外,同时保障他们的文化教育,持续推进体教融合,让他们在运动中享受乐趣、增强体质、健全人格、磨炼意志,同时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。”杨洋说,退役后她想继续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。现在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,她也在实现着自己的梦想,每天都很充实,自己也获得了很多成长。
展望未来,杨洋满怀信心:“我将继续秉承‘教体融合’的宗旨,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,为更多孩子提供优质的格斗文化教育,培养更多优秀的格斗人才和赛场冠军,为体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”
(记者 吴琼 编辑 李雨颖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