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不如人!范志毅再爆金句:不抓青训,2030世界杯仍是梦

当国足0-1负于印尼,提前无缘2026年世界杯,范志毅“技不如人”的论断再次引发热议。这位亲历2002年世界杯的老将,用直白且犀利的话语,撕开了中国足球光鲜表象下的深层病灶。

范志毅的判断首先基于对实力鸿沟的清醒认知。0-7惨败日本时,他直言日本队的传控已达“世界级”,而国足连有效反击都难以组织;面对印尼爆冷失利,他坦言“水平就这么一点,进18强已是运气”。这些话语并非自暴自弃,而是残酷现实的写照——从传接球的基本功,到定位球防守的细节,再到战术执行的流畅度,国足与亚洲强队的差距肉眼可见。

更深层的忧虑,指向青训体系的崩塌与人才断层。范志毅痛心指出,“95后、00后踢球的人少”,导致国家队难觅新鲜血液。即便伊万科维奇大胆启用王钰栋、刘诚宇等年轻球员,他们在比赛中仍暴露出关键球处理粗糙、节奏把控失当等问题。这种青黄不接的困境,绝非换几个球员、调一套战术就能解决。

展开全文

国足近年来“头痛医头,脚痛医脚”的短期思维,同样让范志毅深感焦虑。频繁换帅、战术朝令夕改,伊万科维奇固执的“菱形中场”被对手轻易破解却调整迟缓,暴露出球队缺乏系统性规划。他直言:“不从青训和联赛质量入手,进世界杯只是幻想。”这种对治本之策的坚持,与国足多年来急功近利的心态形成鲜明对比。

面对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指责与谩骂,范志毅展现出难得的理性。他在直播中呼吁:“骂没有意义,输球可以接受,但要让年轻人在失败中成长。”这种态度,既源于对足球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,也饱含对中国足球未来的殷切期待。作为2002年世界杯的亲历者,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差距背后的代价,也更明白“早期备战2030年世界杯”的紧迫性。

范志毅的“技不如人”论,既是对现实的无奈承认,更是对中国足球的“猛药”。当舆论沉溺于对教练、球员的指责时,他的呐喊犹如一记警钟:唯有摒弃侥幸心理,从青训根基抓起,重塑联赛生态,中国足球才有真正破局的可能。这场关乎尊严与未来的改革,或许比任何一场比赛的胜负都更为重要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Copyright © 2022 世界杯预选赛欧洲区|乒乓球世界杯几年一届|G1新闻的世界杯全球视野站|noticias-g1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