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过去二十多年里,乌兹别克斯坦好几次都跟世界杯擦肩而过:2006年因为裁判误判,在附加赛上被淘汰了;2014年又因为净胜球少一点,输给韩国队了;2018年最后一场要是赢了就能出线,结果踢平了,又是功亏一篑。不过这次,他们可不想再错过机会了。
这种变化啊,得归功于乌兹别克斯坦这几年在足球青训上的大动作。在那个比利时的技术总监盖伊·基亚拉的带领下,他们开始对整个足球体系进行系统的改造。以前那些由政府办的普及型足球学校,现在都变成了专业的青训营,由足协来负责挑选好苗子和组织比赛,这样小球员们就能在高水平的比赛中锻炼成长。
效果立竿见影:U17国家队在世界杯上把英格兰给赢了;U20国家队拿下了亚洲冠军;U23国家队更是第一次打进奥运会,这可是乌兹别克斯坦在集体项目里的奥运首秀呢。
之前带青年队取得好成绩的蒂穆尔·卡帕泽,现在当了国家队主教练。他特别懂年轻球员的脾气秉性,也擅长挖掘他们的潜力。他用事实证明了,就算起点不是很高,只要用心经营,一样能打造一支团结、自信、战斗力爆表的队伍。
乌兹别克斯坦能有今天的成绩,不只是因为他们在技术和战术上进步了,更关键的是他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。以前,这支队伍总觉得自己是弱队,一上场就特别害怕输球,结果就只能采取保守的防守策略,生怕丢球。但基亚拉来了之后,带来了一种新思路:“想赢比怕输更重要。”
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队已经完全不一样了。他们不再是那个只会缩在后场死守、靠反击偷鸡的队伍,而是形成了自己的比赛风格。他们敢拿球、敢往前冲,最关键的是,他们再也不害怕跟强队硬碰硬了。他们坚信自己有能力站到世界最高水平的舞台上去,这种自信也让他们实现了梦想。
实至名归,未来可期。
乌兹别克斯坦人口快4000万了,在中亚那块儿可是人口最多的国家。足球这东西啊,在这儿已经深深扎进了老百姓的生活中。虽然他们国家在摔跤、拳击或者网球这些项目上也拿过不少国际大奖,但在老百姓心里头,没有哪项运动能比得上足球这么让人牵肠挂肚的。
虽然这场在主场跟卡塔尔的比赛结果不影响出线了,但这场比赛绝对会变成全国人民一起嗨的节日。塔什干的大街上彩旗飘飘,整个国家都沉浸在开心和骄傲里——因为他们终于亲眼看到了自己的国家队站上了世界杯的舞台。
从现在开始啊,世界足坛再也不会觉得乌兹别克斯坦只是“差点成功”了。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:我们可不是“差点成功”,我们就是真的成功了!而且是那种特别让人佩服的成功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