辱骂球员代价大!7天拘+空场罚,足坛首例震慑力够吗

更令人吃惊的是,中足联对南看台的处罚,直接将D110和D111这两个区域清空。要知道,这两个区域可是津门虎的铁杆支持区,平时这里总是热闹非凡、响声震天。而这次空场处罚几乎等于在提醒所有球迷:如果控制不住嘴巴,下一次就可能连加油的声音都听不见。有津门虎的球迷无奈吐槽:“这下好了,本来主场优势全靠这群南看台的喊声,现在好像自己给自己拆了火力点。”

说到足球场上的骂声,其实这一直是个亟待解决的老问题。老国脚范志毅就曾在节目里调侃:“我在虹口踢球时,客场球迷骂个不停,什么脏话都有。现在耳朵都快被震聋了。”但虽然骂声四起,这样大规模、组织性地用扩音器侮辱家人的情况,还是头一回。甚至有球迷翻出了中超的观赛手册,发现其中明确写着禁止用扩音设备进行人身攻击。然而,总有球迷想钻空子,干出这种事。

有意思的是,扩音器这个道具,用在不同的场合效果可完全不同。最近在国足的世预赛上,中国制噪的负责人拿着喇叭对球员喊:“兄弟们拼了!我们在这里给你们打气!”那场面让人热血沸腾。然而,在天津这场比赛中,扩音器却成了恶意侮辱的工具——原本是为主队加油,结果反倒让他们背上了“黑锅”。有律师朋友在朋友圈发表意见:“这不单纯是个不文明行为,而是违反了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第24条,处罚毫不冤枉。”

现在大家都非常关心,这一系列的“组合拳”能不能真正遏制住球场上的骂声。看看国外的例子,英超热刺的球迷因为高喊歧视性口号,俱乐部被罚款7.5万英镑;而德甲法兰克福的球迷更是闹事导致空场三场,损失几乎50万欧元。西方的做法很简单——你要骂得爽,球队就得跟着受罚,时间一长,球迷们就会自己有所克制。可在我们这里,过去一直强调“法不责众”,球迷在群体中很难追责,因此骂得越来越过分。

这次天津的处理之所以被视为“第一案”,正是因为它打破了这种恶性循环。从抓具体的肇事者到处罚整个区域,让每个球迷都意识到:自己的言行与球队的利益紧密相连。有一位经常跑客场的球迷表示:“以后再有人乱骂,旁边的人肯定会先制止他——总不能因为你一句话,害得大家都看不了球吧?”不过,也有担忧,强硬手段是否会削弱球场的激情。毕竟,足球比赛如果没有呐喊助威,感觉总是少了点什么。但看看那些足球强国,球迷们喊的多是战术口号、队歌,很少带脏字。就像巴萨球迷在诺坎普唱的《加泰罗尼亚的心脏》,曼联球迷吼的《Glory, Glory, Man United》,既振奋又不失体面。或许我们也该从“比谁骂得狠”转向“比谁喊得响”。

足球场上的看台,其实就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镜子。你对球员喊“加油”,他可能会多跑一步;你对他骂脏话,他心里一定会很堵。韦世豪虽然平时脾气火爆,但这次他是真的受委屈——场上的对抗再激烈,也不该涉及到家人。有成都球迷在微博上说:“赢球靠的是脚法,不是嘴炮。”真要觉得对方踢得脏,场上的队员会用进球来回应,轮不到看台上的人瞎嚷嚷。距离下一场天津主场比赛还有一周,空荡荡的南看台,也许会成为一面警钟。也许很快我们就能看到这样的场景:球迷们举起围巾,齐声唱着队歌,看台上传来整齐的鼓点,偶尔有几句轻松幽默的调侃,而不是恶狠狠的咒骂。

毕竟,足球的魅力从来不是靠骂声撑起来的。当看台上的呐喊变成了加油而非辱骂,当庆祝胜利时充满尊重而非挑衅,这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足球文化。至于这起“骂人第一案”是否会成为转折点,我们只能拭目以待。但至少我们看到了改变的可能——这就像给生病的球场开了一剂猛药,虽然有点痛,但最终能治病。对于那些依然想在看台上逞口舌之快的人,或许可以想想韦世豪哭肿的双眼,再想想空空的南看台——足球场上最动人的声音,永远是加油声,而不是辱骂声。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Copyright © 2022 世界杯预选赛欧洲区|乒乓球世界杯几年一届|G1新闻的世界杯全球视野站|noticias-g1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