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202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(伊顿北京世锦赛)的临近,中国田径队正紧锣密鼓地备战这场在家门口举行的顶级赛事。作为继2015年北京世锦赛后,中国再次承办的田径盛会,本次比赛不仅是对中国体育实力的检验,更是亚洲田径运动发展的里程碑。
主场优势与压力并存
中国田径协会主席于洪臣表示:“主场作战既是动力也是挑战。”回顾2015年北京世锦赛,中国队以1金7银1铜位列奖牌榜第11名,创造了当时的历史最佳战绩。此次伊顿北京世锦赛,中国队在跳远、铅球、竞走等项目上具备冲金实力,尤其是东京奥运会冠军巩立姣和世锦赛三连冠得主刘虹,将成为夺金焦点。
新生代选手的崛起
除了老将坐镇,00后新星同样值得期待。19岁的短跑小将陈冠锋在2023年亚洲锦标赛上跑出10秒06的个人最好成绩,被视作苏炳添的接班人。而跳远项目的张耀广、三级跳远的朱亚明等选手,也有望在主场观众助威下实现突破。
“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奖牌,更要展现中国田径的拼搏精神。”——中国田径队总教练孙海平
赛事筹备亮点
据悉,本次赛事主会场“鸟巢”将升级智能跑道系统,并首次采用AI辅助判罚技术。组委会还特别设计了“田径文化周”活动,通过VR体验、冠军互动等形式吸引青少年参与。国际田联主席塞巴斯蒂安·科称赞:“北京为世界田径树立了新标杆。”
距离比赛还有一年时间,中国军团能否借主场之势刷新历史?全球田径迷的目光,已聚焦在这座“双奥之城”。